光彩美业 |

读音:[ān ]

安安-汉语大词典

安安1.温和貌。
●《书·尧典》:“钦明文思安安。”
●隋虞世基《讲武赋》:“敷九畴而咸叙,奄四海而有截。既搜扬于帝难,又文思之安安。”
2.徐缓貌。
●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:“执讯连连,攸馘安安。”
●郑玄笺:“及献所馘,皆徐徐以礼为之,不尚促速。”
3.谓安于环境或习惯。
●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安安而能迁。”
●孙希旦集解:“安安,谓心安于所安,凡身之所习,事之所便者,皆是也。”
●《隋书·高祖纪上》:“区宇宁一,阴阳顺序,安安以迁,勿怀胥怨。”
●唐韩愈《与卫中行书》:“足下喜吾复脱祸乱,不当安安而居,迟迟而来。”
4.平正;安稳。
●宋范仲淹《祭谢宾客文》:“大儒之文兮,醇醇而弗醨;君子之器兮,安安而弗欹。”
●清唐甄《潜书·格君》:“深渊冥冥,乔岳安安,静之体也。”
5.平静,安宁。
●《云笈七签》卷四二:“九真安安,七神宁宁。”

安安-辞源3

【安安】㊀溫和貌。書 堯典:“欽明文思安安。”後漢書二八下 馮衍傳、又四一 第五倫傳 注引 尚書 考靈燿都作“晏晏”。爾雅 釋訓:“晏晏,溫溫,柔也。”參閲 清 惠棟 九經古義三 尚書古義上。㊁安然,舒緩貌。詩 大雅 皇矣:“執訊連連,攸馘安安。”箋:“及獻所馘,皆徐徐以禮爲之,不尚促速也。”唐 韓愈 昌黎集十七 與衛中行書:“足下喜吾復脱禍亂,不當安安而居,遲遲而來也。”

安-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

安 ān
❶安寧,安定。
《詩經·小雅·棠棣》:
喪亂既平,既~且寧。
《荀子·王霸》:
國~則無憂民。
❷安穩,穩固。
杜甫《茅屋爲秋風所破歌》:
風雨不動~如山。
引妥當。
《論衡·自紀》:
世書俗説,多所不~。
❸安逸,安樂。
陳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一書》:
一日之苟~,數百年之大患也。(苟:苟且,得過且過。)
❹安心。
《三國志·魏書·司馬朗傳》:
郊境之内,民不~業。
❺安放,設置(後起意義)。
陸游《東陽道中》詩:
先~筆硯對溪山。
❻疑問代詞。什麽,什麽地方。
《左傳·僖公十四年》:
皮之不存,毛將~傅?(傅:附着。)
《漢書·高帝紀》:
羽問:『沛公~在?』
又怎麽,哪裏。
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:
陳涉太息曰:『燕雀~知鴻鵠之志哉!』(太息:長歎息。)

安-中草药辞典

【读音】ān
【繁体】安
安〈形〉
(会意。从“女”在“宀”下,表示无危险。本义:安定;安全;安稳)
同本义
安,定也。――《尔雅》
共给之为安。――《庄子·天地》
好和不争曰安。――《周书·谥法》
心皆安下切上。――《仪礼·少牢礼》
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。――《易·系辞下》
居安思危。――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
风雨不动安如山。――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然后得一夕安寝。――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谢庄遂安。――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。
又如:安睡;安寝;安抵(平安地抵达);心神不安;坐立不安;安枕(安安稳稳)
⒈平静,稳定:平~。~定团结。
⒉使平静,使稳定:~慰。~民。
⒊处理,放置,装设:~排。~置。~装。~机器人。
⒋存着,怀着:~心赖账。
⒌治理:治~。~天下。
⒍疑问词。哪里?怎么:而今~在?~能见死不救?
⒎电流强度单位名称,安培的简称,代号A。

安 -古漢語常用詞典

ān
①安定;安穩;安寧;安全.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:“風雨不動~山。”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審容膝之易~。”②安適;安逸.《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》:“然後知生於憂患,而死於~樂也。”《琵琶行》:“予出官二年,恬然自~。”③養;奉養.《曹劌論戰》:“衣食所~,弗敢專也,必以分人。”《論語十則》:“老者~之,朋友信之,少者懷之。”④撫慰;安撫.《孔雀東南飛》:“時時為~慰,久久莫相忘。”《赤壁之戰》:“若備與彼協心,上下齊同,則宜撫之~,與結盟好。”⑤安心;習慣於.《柳敬亭傳》:“敬亭亦無所不~。”⑥安置;安放.《失街亭》:“離山十裏,有王平~營。”⑦怎麼;哪裏.《陳涉世家》:“燕雀~知鴻鵠之志哉?”⑧表處所.哪裏;什麼地方.《鴻門宴》:“沛公~在?”
【安厝】1.安葬.《三國志•蜀書•先主甘皇後傳》:“園陵將成,~有期。”2.停靈待葬或淺埋以符改葬.《紅樓夢》:“且說賈政等送殯到了寺內,~畢,親友散去。”
【安堵】安居;不受騷擾.《三圉志•魏書•鍾會傳》:“百姓士民,~舊業。”也作“案堵”“按堵”.

安-汉语大词典

安ān

〔《广韵》乌寒切,平寒,影。〕
亦作“侒”。
1.安居;居处。
●《左传·文公十一年》:“郕大子朱儒自安于夫钟,国人弗徇。”
杜预注:“安,处也。”
●晋法显《佛国记》:“若有客比丘到,悉供养三日,三日过已,乃令自求所安。”
●唐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张生赋《会真诗》三十韵,未毕,而红娘适至,因授之,以贻崔氏。自是复容之。朝隐而出,暮隐而入,同安于曩所谓西厢者,几一月矣。”
2.谓对某种环境、事物感到安适或习惯。
●《韩非子·南面》:“凡人难变古者,惮易民之安也。”
●《吕氏春秋·乐成》:“舟车之始见也,三世然后安之,夫开善岂易哉?”
高诱注:“安,习也。”
●明方孝孺《与黄希范书》:“教颓俗变以来,士君子不复知学术之大全,足己而自画,安陋而习惰,谦益虚逊之道消,而骄慢荒怠之风炽。”
●巴金《〈巴金选集〉后记》:“可是后来我却渐渐地安于这种自由而充满矛盾的个人奋斗的生活了。自然这种生活也不是没有痛苦的。”
3.安定;平静。
●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丧乱既平,既安且宁,虽有兄弟,不如友生。”
●晋束晰《补亡诗》之一:“循彼南陔,言采其兰。眷恋庭闱,心不遑安。”
●唐王度《古镜记》:“张珂家有女子患,入夜,哀痛之声实不堪忍,绩问其故,病来已经年岁,白日即安,夜常如此。”
●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八章:“石永公听到公家人纷纷向黄河边转移的时候,显得有些不安。”
4.使安定,平静。
●《论语·宪问》:“修己以安百姓。”
●《吕氏春秋·仲春》:“是月也,安萌牙,养幼少,存诸孤。”
高诱注:“萌芽诸当生者,不扰动,故曰安。”
●《敦煌变文集·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》:“妙展慈悲安国界,巧将功力润人间。”
●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上:“至来日天晓,宰相自思,我食君禄为相,今定计再安汉室。”
●马国征《瞻仰梅园新村周总理故居》诗:“亲临虎穴安天下,力挽狂澜拯众民。”
5.安抚。
●宋曾巩《故太常博士吴君墓碣》:“既自力学问充其业,又率其弟务刻苦养其亲,入其门内,尊安其卑,卑慕其尊,一时皆称之。”
参见“安民”。
6.安乐;安适;安逸。
●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怀与安,实败名。”
●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
●《淮南子·泛论训》:“古者民泽处复穴,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,夏日则不胜暑蛰蚊虻。圣人乃作,为之筑土构木,以为宫室;上栋下宇,以蔽风雨,以避寒暑,而百姓安之。”
高诱注:“安,乐也。”
●晋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倚南窗以寄傲,审容膝之易安。”
●唐韩愈《南山诗》:“悠悠舒而安,兀兀狂以狃。超超出犹奔,蠢蠢骇不懋。”
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国·天情道理书》:“尔若贪安便不安,怕苦便会苦。”
7.安稳,稳固。
●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君子战虽有陈,而勇为本焉。丧虽有礼,而哀为本焉。士虽有学,而行为本焉。是故置本不安者,无务丰末。”
●汉刘向《列女传·齐孤逐女》:“夫柱不正,则栋不安;栋不安,则榱橑堕,则屋几覆矣。”
●唐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。”
8.谓妥善;稳妥。
●汉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:“世书俗说,多所不安;幽处独居,考论实虚。”
●宋苏舜钦《太子太保韩公行状》:“又编近制敕,公晓析条义,众皆咨而后定,仍乞以新书颁天下,许所在条陈其不安者更之。”
●金王若虚《滹南诗话》卷上:“退之《雪》诗有云:‘随车翻缟带,逐马散银杯。’世皆以为工。予谓雪者其先所有,缟带、银杯,因车马而见耳,‘随’‘逐’两字甚不安。”
9.安全,平安。与“危”相对。
●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,是以身安而国可保也。”
●汉焦赣《易林·旅之剥》:“去安就危,坠陷井池。”
●唐韩愈《秋怀》诗之九:“青冥无依倚,飞辙危难安。”
●明陈继儒《珍珠船》卷一:“供奉官郭垣在母胎余年不育,有善针人百余针,竟亦不动,至二十二月生,子母俱安。”
10.徐缓;推迟。
●《左传·襄公七年》:“叔孙穆子相,趋进曰:‘诸侯之会,寡君未尝后卫君,今吾子不后寡君,寡君未知所过,吾子其少安。’”
杜预注:“安,徐也。”
●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有司言曰:‘蚤建太子,所以尊宗庙,请立太子。’上曰:‘朕既不德,上帝神明未歆享,天下人民未有嗛志。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,而曰豫建太子,是重吾不德也。谓天下何?其安之。’”司马贞索隐:“安者,徐也,言徐徐且待也。”
●《汉书·隽不疑传》:“京兆尹不疑后到,叱从吏收缚。或曰:‘是非未可知,且安之。’”
颜师古注:“安,犹徐也。”
11.谓留客。
●《仪礼·乡饮酒礼》:“主人曰:‘请安于宾。’司正告于宾,宾礼辞许。”
郑玄注:“为宾欲去,留之。”
●《仪礼·燕礼》:“君曰:‘以我安卿大夫。’皆对曰:‘诺,敢不安。’”
郑玄注:“君意殷勤,欲留宾饮酒,命卿大夫以我故安。”
12.谓收留,容纳。
●《水浒传》第六回:“这个来的僧人,原来是经略府军官,为因打死了人,落发为僧。二次在彼闹了僧堂,因此难着他,你那里安他不的,却推来与我。”
●《水浒传》第十五回:“阮小二道:‘先生,你不知,我弟兄们几遍商量要去入伙,听得那白衣秀士王伦的手下人都说道他心地窄狭,安不得人。’”
13.犹善。喜欢,爱好。
●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公曰:‘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,必以分人。’”
●俞樾《群经平议·春秋左传一》:“衣食所安,亦谓所善也,言虽己之所善,而必以分人也。”
●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孝、敬、忠、贞,君父之所安也。弃安而图,远于孝矣,吾其止也。”
韦昭注:“安,犹善也。”
●汉蔡邕《陈留太守胡公碑》:“公体所安,为众共之。”
14.安放;安置。
●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二:“秦时,南方有落头民,其头能飞……将军朱桓得一婢,每夜卧后,头辄飞去……至晓头还,碍被,不得安,两三度堕地,噫吒甚愁,体气甚急,状若将死。乃去被,头复起,傅颈。”
●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种红蓝花栀子》:“以三重布帖粉上,以粟糠着布上,糠上安灰。灰湿,更以干者易之。”
●宋陆游《东阳道中》诗:“小吏知人当着句,先安笔砚对溪山。”
●《警世通言·崔衙内白鹞招妖》:“那酒保从里面掇一桶酒出来。随行自有带着的酒盏,安在桌上,筛下一盏,先敬衙内。”
●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五章:“到那阵还非办不行的话,就要看谁是能在粮站上办到底的,把他们都安到粮站上。”
15.安装;设置。
●南朝梁元帝《金楼子·箴戒二》:“汉灵帝时,黄巾贼起,帝自称无上将军,耀兵平乐馆,上设九叶盖,盖皆安九子真金铃,珠玉之饰称是也。”
●唐韩愈《渚亭》诗:“莫教安四壁,面面看芙蓉。”
●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局诈》:“嘉祥李生,善琴。偶适东郊,见工人掘土得古琴,遂以贱直得之,拭之有异光;安弦而操,清烈非常。”
●老舍《骆驼祥子》十一:“曹先生的‘人道主义’使他不肯安那御风的棉车棚子,就是那帆布车棚也非到赶上大雨不准支上。”
16.犹加上。
●宋苏轼《复登望海楼和前篇》之二:“眼昏烛暗细行斜,考阅精强外已夸。明日失怀君莫怪,早知安足不成蛇。”
●宋陆游《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》:“大机大用君已传,那遣老夫安注脚。”
●老舍《女店员》第一幕:“余志芳:姐姐们,都该让给我吧!我不是最小、最苦吗?看看我的手,什么好字眼儿也安不上,大雁已经回来好多天了,我的冻疮可还没好!”
17.存着;怀着。
●《红楼梦》第二十回:“自己又不尊重,要往下流里走,安着坏心,还只怨人家偏心呢!”
●朱自清《执政府大屠杀记》:“第二天看报,觉得除一两家报纸外,各报记载多有与事实不符之处。究竟是访闻失时,还是安着别的心眼儿,我可不得而知,也不愿细论。”
●老舍《茶馆》第三幕:“小刘麻子呀,没安着好心,他要霸占这个茶馆!”
18.种植。
●章炳南等《钟万财起家》第一场:“人家庄稼安上,都细细法法照管。人家闹粪锄草,有的就锄下四五遍。可是你的庄稼种上,甚也不管啦。”
●周立波《牛》:“他做掌柜的,那你就不去给他安庄稼了。”
19.代词。表示疑问。相当于“什么”、“什么地方”。
●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泰山其颓,则吾将安仰?”
●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沛公安在?”
●《汉书·黥布传》:“女安从知之?”
20.副词。表示疑问。相当于“怎么”、“岂”。
●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?”
●唐韩愈《送惠师》诗:“离合自古然,辞别安足珍。”
●《醒世恒言·隋炀帝逸游召谴》:“臣本远人,不知忌讳。事急至此,安敢不言!臣今不死,后必死兵。敢献此书,延颈待尽。”
●清李渔《奈何天·变形》:“安得瞿塘三峡水,浴去村郎满面尘。”
21.连词。犹于是,乃。
●《老子》:“执大象,天下往。往而不害,安平太。”
●王引之《经传释词》卷二:“安,犹于是也,乃也,则也。”
●《荀子·王霸》:“巨用之者,先义而后利,安不恤亲疏,不恤贵贱,唯成能之求,夫是之谓巨用之。”
●《吕氏春秋·执一》:“今日置质为臣,其主安重;今日释玺辞官,其主安轻。”
22.电流强度单位“安培”的简称。
23.姓。
●汉有安成。见《广韵》卷一引汉应劭《风俗通》。
24.姓。古代安息人或安国人来华,常以安为姓,如汉有安世高(安息人),唐有九姓商胡安门物(安国人)。

安-古汉语常用字字典

安 ān
① 形安定;安稳;安宁;安全。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风雨不动~山。”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审容膝之易~。” ② 形安适;安逸。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“然后知生于忧患,而死于~乐也。”《琵琶行》:“予出官二年,恬然自~。” ③ 动养;奉养。《曹刿论战》:“衣食所~,弗敢专也,必以分人。”《论语十则》:“老者~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” ④ 动抚慰;安抚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时时为~慰,久久莫相忘。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备与彼协心,上下齐同,则宜抚之~,与结盟好。” ⑤ 形安心;习惯于。《柳敬亭传》:“敬亭亦无所不~。” ⑥ 动安置;安放。《失街亭》:“离山十里,有王平~营。” ⑦怎么;哪里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燕雀~知鸿鹄之志哉?”⑧表处所。哪里;什么地方。《鸿门宴》:“沛公~在?”

安-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

953.【安】
一安,跟危相對。論語季氏:“蓋均無貧,和無寡,安無傾。”曹植洛神賦:“若危若安。”安
又用於使動意義,表示使安,使免於滅亡。史記高祖本紀:“周勃重厚少文,然安劉氏者必勃也。”庾信詠懷詩:“安齊獨未安。”
引申爲舒服,論語學而:“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。”韓愈進學解:“安坐而食。”
又爲安放(後起義)。周邦彥滿庭芳詩:“歌筵畔,先安簟枕,容我醉時眠。”
二疑問代詞。何,什麼。左傳僖公十四年:“皮之不存,毛將安傅?”
又用作狀語。怎麼,哪裏。論語先進:“安見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,而非邦也者?”揚雄解嘲:“又安得青紫?”

安-辞源3

【安】6画 3040·4 ān  ㄢ  烏寒切,平,寒韻,影。元部。㊀安定,舒服。詩 小雅 谷風:“將恐將懼,維予與女。將安將樂,女轉棄予。”㊁安全,穩定。易 繫辭下:“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。”㊂逸樂,安逸。左傳 僖二三年:“懷與安,實敗名。”㊃對環境或事物感到安適滿足或習慣。左傳 文十一年:“郕大子 朱儒自安於 夫鍾。”呂氏春秋 樂成:“舟車之始見也,三世然後安之。”注:“安,習也。”㊄安置,安放。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四 安石榴:“其斸根栽者,亦圓布之,安骨石於其中也。”宋 陸游 劍南詩稾一 東陽道中:“小吏知人當著句,先安筆硯對溪山。”㊅妥當,適當。漢 王充 論衡 自紀:“世書俗説,多所未安。”宋 楊ॳѠ慈湖詩傳一 周南:“毛詩 傳曰:‘芼,擇也。’其義未安。”㊆連詞。於是。老子:“執大象,天下往。往而不害,安平太。”管子 山國軌:“民衣食而繇,下安無怨咎。”參閲 清 王引之 經傳釋詞二。㊇代詞。哪裏,怎麽。表示疑問。詩 小雅 小弁:“天之生我,我辰安在?”荀子 解蔽:“彼愚者之定物,以疑決疑,決必不當。夫苟不當,安能無過乎?”㊈姓。見 元和姓纂四引 漢 應劭 風俗通。

安-现代汉语词典【第7版】

安³ ān
量安培的简称。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,电流就是1安。

相关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