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微微】㊀渺小,卑微。漢書七三 韋賢傳 自劾詩:“赫赫顯爵,自我隊之;微微附庸,自我招之。”㊁猶濛濛。晉 陶潛 陶淵明集二 和胡西曹……詩:“重雲蔽白日,閑雨紛微微。”㊂幽靜貌。文選 漢 張平子(衡)南都賦:“章陵鬱以青葱,清廟肅以微微。”注:“微微,幽靜貌。”唐 陳子昂 陳伯玉集二 酬暉上人秋夜山亭有贈詩:“皎皎白林秋,微微翠山靜。”
微微1.微贱;幼小;渺小。
●《汉书·韦贤传》:“微微老夫,咨既迁绝,洋洋仲尼,视我遗烈。”
●三国魏曹植《武帝诔》:“茫茫四海,我王康之。微微汉嗣,我王匡之。”
●晋傅咸《申怀赋》:“微微小子。”
2.隐约;淡远。
●南朝梁沈约《刘真人东山还》诗:“连峰竟无已,积翠远微微。”
●唐陈子昂《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》诗:“皎皎白林秋,微微翠山静。”
3.轻微;稍微。
●明张煌言《立秋同诸子限韵》:“清露微微沾薜荔,凉风淡淡拂松杉。”
●叶圣陶《隔膜·欢迎》:“他那平滑的脸上微微露出轻视的笑。”
4.犹蒙蒙。
●三国魏曹植《诰咎文》:“遂乃沈阴坱圠,甘泽微微,雨我公田,爰暨于私。”
●宋欧阳修《采桑子》词:“烟雨微微,一片笙歌醉里归。”
●《警世通言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》:“不期云生西北,雾起东南,落下微微细雨。”
5.幽静貌。
●《文选·张衡<南都赋>》:“章陵郁以青葱,清庙肃以微微。”
李善注:“微微,幽静貌。”
●三国魏嵇康《琴赋》:“竦肃肃以静谧,密微微其清闲。”
●《隋书·音乐志上》:“神宫肃肃,灵寝微微。”
6.主单位的一万亿分之一。如:微微法拉。
微微ㄨㄟˊ ㄨㄟˊwéi wéi①卑賤、渺小。《漢書.卷七三.韋賢傳》:「微微小子,既耇且陋。」三國魏.曹植〈武帝誄〉:「茫茫四海,我王康之;微微漢嗣,我王匡之。」②稍微、略微。《西遊記.第二三回》:「孫大聖心中明白,微微的笑道:『怎麼說?』」《紅樓夢.第六七回》:「鳳姐微微冷笑道:『這個自然!』」③隱約。南朝梁.沈約〈留真人東山還〉詩:「連峰竟無已,積翠遠微微。」④幽靜的樣子。《文選.嵇康.琴賦》:「竦肅肅以靜謐,密微微其清閑。」
微微wēiwēi
①形微小;细小:~细雨|~的亮光。
②副稍微;略微:~一笑。
微微微微ㄨㄟˊ ㄨㄟˊwéiwéiㄨㄟ ㄨㄟwēiwēi1.細微;微小。[例]~南風拂面|天際透出~的曙光|天空飄起了~的雨。2.稍微;略微。[例]~地顫抖|~地冷笑|~地點了點頭。
微wēi
ㄨㄟ
〔《广韵》无非切,平微,微。〕
1.隐匿;隐藏。
●《书·洪范》:“乂用昏不明,俊民用微,家用不宁。”
●孔传;“治闇贤隐,国家乱。”
●《左传·哀公十六年》:“白公奔山而缢,其徒微之。”
杜预注:“微,匿也。”
●三国魏刘劭《人物志·体别》:“朴露径尽,质在中诚,失在不微。”
●宋叶适《翰林医痊王君墓志铭》:“大受读书能文,又以其先大家,多衣冠显人,特君发愤于庸医为之耳,颇微其事,故今所记者仅数事。”
2.精深;奥妙。
●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处一之危,其荣满侧;养一之微,荣矣而未知。”
杨倞注:“微,精妙也。”
●汉桓宽《盐铁论·刑德》:“法之微者,固非众人之所知也。”
●晋葛洪《抱朴子·任命》:“道靡远而不究,言无微而不研。”
●宋戴埴《鼠璞·麦秀黍离之歌》:“箕子之歌简而直,周人之诗微而婉。”
●清全祖望《刘继庄传》:“则天地相应之变迁,可以求其微矣。”
3.小;细;少。
●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几者动之微。”
●孔颖达疏:“初动之时,其理未着,唯纤微而已。”
●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子夏、子游、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,冉牛、闵子、颜渊则具体而微。”
赵岐注:“微,小也。”
●《礼记·祭义》:“虽有奇邪而不治者则微矣。”
郑玄注:“微,犹少也。”
●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物色》:“微虫犹或入感,四时之动物深矣。”
●唐王昌龄《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》诗:“石溪流已乱,苔径人渐微。”
●清严有禧《漱华随笔·贺相国》:“天下事皆起于微,成于慎。微之不慎,星火燎原,蚁穴溃堤。”
●鲁迅《书信集·致增田涉》:“小说的书款不必寄来,数目极微。”
4.衰微;衰弱;衰败。
●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禄之去公室五世矣,政逮于大夫四世矣,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。”
●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周室既微,载籍残缺。”
●唐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毛血日益衰,志气日益微。”
●宋曾巩《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》:“天宝以还,纲纪微矣。”
●清徐士銮《宋艳·果报》:“然李马二姓,亦以此遂微,今皆物故。”
●林海音《城南旧事·惠安馆传奇三》:“你的身子微,孩子哭,在你身边吵,我抱到我屋去了。”
5.指日月亏损不明。
●《诗·邶风·柏舟》:“日居月诸,胡迭而微?”郑玄笺:“微谓亏伤也。”
●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彼月而微,此日而微,今此下民,亦孔之哀。”
●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天道皇皇,日月以为常,明者以为法,微者则是行。”
韦昭注:“明谓日月盛满时,微谓亏损薄蚀时。”
6.贫贱;卑下。
●《书·舜典序》:“虞舜侧微。”
●孔颖达疏:“不在朝廷谓之侧,其人贫贱谓之微。”
●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:“两人所出微,不可不为择师傅宾客。”
●《宋书·彭城王刘义康传》:“府门每旦常有数百乘车,虽复位卑人微,皆被引接。”
●唐李复言《续幽怪录·李卫公靖》:“卫国公李靖微时,常射猎霍山中。”
●宋岳飞《奏乞出师札子》:“臣一介贱微,宠荣超躐,有逾涯分。”
●清严有禧《漱华随笔·金丞相》:“参军虽微,朝廷官也,吾敢不敬!”
7.伺察;侦察。
●《管子·势》:“顺于天,微度人。”
●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,召案绾臧,绾臧自杀。”
●清周亮工《书戚三郎事》:“江阴城陷,微戮抗命者。”
8.暗暗;悄悄。
●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:“季辛与爰骞相怨。司马喜新与季辛恶,因微令人杀爰骞。”
参见“微逆”。
9.稍;略。
●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:“时方进新为丞相,陈咸内惧不安,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,微自解说。”
●《魏书·裴叔业传》:“﹝裴蔼之﹞性轻率,好琴书,其内弟柳谐善鼓琴,蔼之师谐而微不及也。”
●宋王安石《车螯》诗之二:“自非身有求,不敢微启唇。”
●清吴焯《〈滹南遗老集〉跋》:“又按集内诗与《中州集》本句微有不同,觉《中州》之为善。”
●巴金《寒夜》二七:“他觉得口干,便走去拿茶壶,倒了杯微温的白开水来喝。”
10.非,不是。
●《诗·邶风·柏舟》:“微我无酒,以敖以游。”
●毛传:“非我无酒。”
●《韩诗外传》卷六:“微悁而勇若悁者,可乎?”
●宋沈作哲《寓简》卷七:“惟达者能通性命之情,微圣人孰知死生之说。”
11.无,没有。
●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衽矣。”
●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微我,晋不战矣!”
韦昭注:“微,无也。”
●《晋书·列女传论》:“一朝辞汉,曾微恋旧之情。”
●南朝梁萧统《〈文选〉序》:“增冰为积水所成,积水曾微增冰之凛。”
●宋岳珂《桯史·周益公降官》:“国皆曰杀,虽微可恕之情,耄不加刑,姑用惟轻之典。遂令衰朽,亦与生金。”
●清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八》:“微梦良弼之高宗,则筑岩之胥靡耳。”
12.不仅,不独。
●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四》:“此罪至重,微我难解脱,即释迦牟尼,亦无能为力也。”
参见“微独”。
13.小腿生湿疮。
●《尔雅·释训》:“既微且尰。骭疡为微,肿足为尰。”
●陆德明释文:“微,字书作癓,《三苍》云:足创。”
参见“微尰”。
14.通“尾”。
●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日中,星鸟,以殷中春。其民析,鸟兽字微。”
●裴骃集解:“乳化曰字。《尚书》‘微’作‘尾’字。《说(文)》云‘尾,交接也。’”
15.通“徽”。美,善。
●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:“慝亡迥而不泯,微胡琐而不颐。”
●王念孙《读书杂志余编·后汉书》:“微读曰徽,《尔雅》曰:‘徽,善也。’《立政》:‘予旦已受人之徽言。’《汉石经》徽作微。是微与徽通……言恶者无远不灭,善者无小人不养也。”
16.通“徽”。标志。参见“微职”。
17.通“溦”。谷与渎沟通。
●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济水二》:“《尔雅》曰:‘水草交曰湄,通谷者微。’”
按,今本《尔雅·释丘》作“谷者溦”。
18.古代表示气象、节令变化的时间单位。五日为一微。
●《易纬干凿度》卷上:“天气三微而成一着,三着而成一体。”
郑玄注:“五日为一微,十五日为一着,故五日有一候,十五日成一气也。”
●北周庾信《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》:“四分既明,三微且定。”
19.小数名。长度为一寸的百万分之一,圜度为一秒的六十分之一。参阅清圣祖《数理精薀·度量权衡》。
20.词头。表示主单位的百万分之一。参见“微法拉”。
21.词头。表示微小、短。参见“微波”。
22.词头。表示极其灵敏。参见“微音器”。
23.古国名。
●商代微子的封地,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北。
24.古国名。
●商周时西南夷之国,曾和周武王会师讨纣,地约在今四川巴县。
25.姓。
●春秋时鲁有大夫微虎。
【读音】wēi
【繁体】微
微〈动〉
(会意。从彳。本义:隐秘地行走)
同本义[walkclandestinely]
微,隐行也。――《说文》
崔杼微逆光。――《左传·襄公十九年》
又如:微行(便装出行,不想让人知其尊贵的身分)
藏匿,隐蔽[hide]
其徒微之。――《左传·哀公十六年》
微而臧。――《礼记·学记》
又如:微没(隐没);微奸(隐藏的邪恶);微阵(隐蔽的兵力);微情(隐藏而不显露的感情);微意(隐藏之意);微道(隐蔽或偏僻的小路)
伺察,侦察[spy]。如:微捕(伺察捕获)
衰微,衰落[decline]
固以微矣。――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
又如:微缺(衰败残缺);微灭(衰败灭绝)
无,没
微wēi
⒈细,小:~细。~生物。~乎其~。
⒉少,稍稍:~笑。稍~。~有所闻。
⒊低下,衰落:卑~。衰~。
⒋精深,奥妙:精~。~妙。
⒌隐蔽,藏匿:~行。~服出访。
⒍跟"单位量"连用时,〈表〉该量的百万分之一:~米(百万分之一米)。
微 wēi
❶隱蔽,藏匿。
《左傳·哀公十六年》:
白公奔山而縊(yì),其徒~之。(白公:人名。縊:上吊。徒:同黨,同伙。)
引不顯露的。
《韓非子·外儲説右下》:
桓公~服而行於民間。(微服:國君或官吏穿着一般人的衣服。)
又暗中伺察。
柳宗元《童區寄傳》:
童~伺(sì)其睡。
❷深奧,微妙。
劉禹錫《天論中》:
其理~。(理:道理。)成語有「微言大義」。
❸微小,輕微。
《韓非子·六反》:
垤(dié)~小。(垤:小土堆。)
《莊子·養生主》:
動刀甚~。(甚:很。)
❹稍微。
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種瓜》:
兩行~相近。
❺地位低下,卑賤。
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
大王起~細。(微細:地位低。)
❻衰敗,衰弱。
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:
周室卑~,諸侯相併。
❼如果不是,如果没有。
《論語·憲問》:
~管仲,吾其被髮左衽矣。
又非。
《詩經·邶風·柏舟》:
~我無酒,以敖以遊。
又無。
蕭統《文選序》:
積水曾~增冰之凜。
微 wēi
① 形隐蔽;不显露。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从数骑出,~行入古寺。” ② 形深奥;微妙。《屈原列传》:“其辞~,其志洁。” ③ 形小;微小;少。《石钟山记》:“~风鼓浪,水石相搏。” ④ 形轻微。《庖丁解牛》:“动刀甚~。” ⑤ 形地位不高;没有名望。《陈情表》:“今臣亡国贱俘,至~至陋,过蒙拔擢,宠命优渥。” ⑥ 副偷偷地;悄悄地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故久立与其客语,~察公子。” ⑦ 副稍微;略微。《卖油翁》:“见其发矢十中八九,但~颔之。”⑧ 副隐约。《口技》:“~闻有鼠作作索索。” ⑨ 副无;没有。《岳阳楼记》:“~斯人,吾谁与归?” ⑩ 形衰微;衰败。《教战守策》:“天下,而唐室固以~矣。”
106.【微】
一隱蔽,藏匿。左傳哀公十六年:“白公奔山而縊,其徒微之。”
引申爲未顯露的。禮記坊記:“夫禮者,所以章疑別微以爲民坊者也。”(坊:同“防”。)
又副詞,表示暗暗地。禮記坊記:“微諫不倦。”
引申爲微小,細微。孟子公孫丑上:“冉牛、閔子、顏淵則具體而微。”
[微言]
(1)微妙之言。漢書藝文志:“昔仲尼沒而微言絕。”
(2)暗暗地說。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:“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風上。”
又爲低賤,卑下。史記高祖本紀:“羣臣皆曰:'大王起細微,誅暴逆,平定四海。'”又:“高祖起細微。”“微時”指微賤的時候,未發跡的時候。漢書王陵傳:“高祖微時,兄事陵。”
又外戚列傳:“上乃詔求微時故劍。”又爲衰微。詩經邶風式微:“式微式微,胡不歸?”(式:語氣詞。)戰國策趙策三:“周貧且微。”
二義略同“非”。但只用於事後的假設。左傳僖公三十年:“微夫人之力不及此。”論語憲問:“微管仲,吾其被髮左衽矣!”
[微獨]不但,非但。戰國策趙策四:“微獨趙,諸侯有在者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