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彩美业 |

读音:[fǒu ]

否否-汉语大词典

否否犹言不是不是。多用于应对。
●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‘夫子所论,欲以何明?’太史公曰:‘唯唯,否否,不然。’”
●清戴名世《药身说》:“‘子之志其又有托于此乎?’戴子曰:‘否否。’”
●朱自清《说梦》:“说到孔子,孔子不反对做梦,难道也做不了‘至人’、‘真人’?我说,‘唯唯,否否!’”

否否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
否否ㄈㄡˇ ㄈㄡˇfǒu fǒu表示不同意。《史記.卷一三〇.太史公自序》:「太史公曰:『唯唯,否否,不然!』」

否-汉语大词典

否(I)f?u
ㄈㄡˇ
〔《广韵》方久切,上有,非。〕
亦作“不”。
1.不,不然。表示否定。
●《诗·周南·葛覃》:“害澣害否,归宁父母。”
●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否,吾不为是也。”
●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论说》:“原夫论之为体,所以辨正然否。”
●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七章:“金树旺不加可否地说。”
2.无。
●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其本乱而末治者,否矣。”
●王引之《经传释词》卷十:“言事所必无也。”
3.不可。
●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君所谓可而有否焉。”
杜预注:“否,不可也。”
4.非,不是。
●《墨子·尚同中》:“夫建国设都,乃作后王君公,否用泰也;轻大夫师长,否用佚也;维辩使治天均。”
王焕镳校释:“否,非。”
5.语末助词。表询问。
●唐韩愈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籍湜辈虽屡指教,不知果能不叛去否?”
●宋林逋《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》诗:“卧屏来看否?天姥雪千寻。”
●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八回:“二位姑奶奶可曾有喜信儿否?”
●毛泽东《沁园春·长沙》词:“曾记否?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。”
否(II)p?
ㄆ〡ˇ
〔《广韵》并鄙切,上旨,并。〕
“不”的被通假字。
1.闭塞;阻隔不通。
●《易·否》:“否之匪人。”
●陆德明释文:“否,闭也;塞也。”
●《新唐书·卓行传·权皋》:“﹝权皋﹞得风痹疾,客洪州,南北梗否,逾年诏命不至。”
●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吏治上》:“官司益多,否塞益甚。”
2.困厄;不顺。
●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执事顺成为臧,逆为否。”
●唐玄宗《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》诗:“叹凤嗟身否,伤麟怨道穷。”
●严复《救亡决论》:“中国民生,既已日形狭隘,而此日之人心世道,真成否极之秋。”
3.恶。
●《易·鼎》:“鼎颠趾,利出否。”
●陆德明释文:“否,恶也。”
●《庄子·渔父》:“不择善否,两容颊适,偷拔其所欲,谓之险。”
●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善者早登,否者早去。”
●宋洪迈《容斋三笔·唐观察使》:“今之州郡控制按刺者,率五六人,而台省不预,毁誉善否,,随其意好,又非唐日一观察使比也。”
●清王夫之《宋论·仁宗》:“至于既简在位,或贤或否,则以功而明试之。”
4.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坤下干上。表示天地不交,上下隔阂,闭塞不通之象。参阅《易·否》。
5.通“鄙”。鄙陋;卑微。
●《书·尧典》:“岳曰:‘否德忝帝位。’”
按,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引作“鄙德忝帝位”。
●《释名·释言语》:“否,鄙也,鄙劣不能有所堪成也。”

否-古汉语常用字字典

否 fǒu
① 动肯定否定对举时表示否定的一方面。《柳毅传》:“是何可~之谓乎?”《登泰山记》:“回视日观以西峰,或得日或~。” ② 动用于答话,表示不同意,相当于“不”,不是这样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~,吾不为是也。” ③ 助用在句末,表询问。相当于“不”、“没有”、“吗”。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凭谁问:廉颇老矣,尚能~?”李清照《如梦令》:“知~,知?应是绿肥红瘦。” pǐ
① 形恶;坏。常与“臧”“泰”对用。《出师表》:“陟罚臧~,不宜异同。”

否 -古漢語常用詞典

fǒu
①肯定否定對舉時表示否定的一方面。《柳毅傳》:“是何可~之謂乎?”《登泰山記》:“回視日觀以西峰,或得日或~。”②用於答話,表示不同意,相當於“不”,不是這樣。《齊桓晉文之事》:“~,吾不為是也。”③用在句末,表詢問。相當於“不”、“沒有”、“嗎”。《永遇樂•京口北固亭懷古》:“憑誰問:廉頗老矣,尚能~?”李清照《如夢令》:“知~,知?應是綠肥紅瘦。”

①惡;壞。常與“臧”“泰”對用。《出師表》:“陟罰臧~,不宜異同。”

否-辞源3

【否】7画 1060·91.fǒu  ㄈㄡˇ  方久切,上,有韻,非。之部。㊀不,不然。詩 小雅 甫田:“嘗其旨否。”公羊 隱四年:“隱公曰:‘否。’”孟子 梁惠王上:“否,吾不爲是也。”㊁不可。左傳 昭二十年:“君所謂可而有否焉。”注:“否,不可也。”2.pǐ  ㄆㄧˇ  符鄙切,集韻部鄙切,上,旨韻,並。之部。㊀閉塞,不通。漢書三六 楚元王傳附 劉向:“否者,閉而亂也。”新唐書一九四 權皋傳:“得風痺疾,客 洪州,南北梗否,踰年詔命不至。”㊁ 易卦名。☰ ☷ 。坤下乾上。表示天地不交,上下隔閡,閉塞不通之象。3.pǐ  ㄆㄧˇ  集韻補美切,上,旨韻,幫。今讀如痞。之部。㊀惡。易 鼎:“鼎顛趾,利出否。”詩 大雅 抑:“於乎小子,未知臧否。”臧否,猶善惡。㊁鄙劣,無知。釋名 釋言語:“否,鄙也,鄙劣不能有所堪成也。”參見“否₃婦”、“否₃德”。

否-漢語大字典


《説文》:“否,不也。从口,从不,不亦聲。”徐鍇繫傳:“否者,不可之意見於言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不者,事之不然也;否者,説事之不然也。故音義皆同。”
(一)fǒu 《廣韻》方久切,上有非。之部。
副词。1.表示否定,和肯定词对举时,其谓语常省略。《説文·不部》:“否,不也。”《詩·邶風·匏有苦葉》:“招招舟子,人涉卬否。”鄭玄箋:“人皆從之而渡,我獨否。”《論語·雍也》:“予所否者,天厭之。”《管子·大匡》:“夷吾將受魯之政乎,其否也?”2.用于应对,常独立使用,相当于“不”、“不然”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?曰:否,許子衣褐。”《戰國策·魏策四》:“否,非若是也。”3.用在疑问句末,构成是非问句。唐王維《雜詩》:“常有江南船,寄書家中否?”宋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:“憑誰問:廉頗老矣,尚能飯否?”陈毅《由宣城泛湖东下》:“李谢诗魂今在否?湖光照破万年愁。”
(二)pǐ 《廣韻》並鄙切,上旨並。之部。
(1)闭塞;阻隔不通。《廣雅·釋詁一》:“否,隔也。”《廣韻·旨韻》:“否,塞也。”《易·否》:“否之匪人。”陸德明釋文:“否,閉也;塞也。”《漢書·薛宣傳》:“夫人道不通,則陰陽否鬲。”顔師古注:“否,閉也。”《水經注·泗水》:“穴有通否,水有盈漏。”清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吏治》:“官司益多,否塞益甚。”
(2)困穷;不顺。如:否极泰来。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執事順成為臧,逆為否。”《墨子·非儒下》:“窮達賞罰幸否,有極,人之知力不能為焉。”唐玄宗《經鄒魯祭孔子而歎之》:“歎鳳嗟身否,傷麟怨道窮。”严复《救亡决论》:“而此日之人心世道,真成否极之秋。
(3)恶;低劣。《易·鼎》:“利出否,以從貴也。”陸德明釋文:“否,惡也。”《莊子·漁父》:“不擇善否,兩容頰適。”三國蜀諸葛亮《出師表》:“宫中府中,俱為一體,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。”清王夫之《宋論·仁宗》:“至於既簡在位,或賢或否,則以功而明試之。”
(4)六十四卦之一。卦形为☀,坤下乾上。表示天地不交,上下隔阂,闭塞不通之象。《易·否》:“象曰:天地不交,否。”

否-中草药辞典

【读音】fǒu
【繁体】否
否〈副〉fou
(会意。从口,从不。“不”亦兼表字音。本义:不然,不是这样)
[古]∶不,不然,不如此[nay;no]
否,不也。――《说文》
否臧凶。――《易·师》
否德黍帝位。――《书·尧典》。注:“皆训不。”
唐雎对曰:“否,非若是也。”――《战国策·魏策》
王曰:“否,吾何快于是,将以求吾所大欲也”。――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又如:这是妥当的办法吗?否
非,不是[not]
大人否亨。――《易·否卦》
否则熟虑而从之。――《礼记·表记》。注:“谓非己志也。”
夫建国设都,乃作后王君公,否用泰也。――《墨子》
――用于“能否”、“可否
否fǒu
⒈不。
①〈表〉疑问:是~?当~?可~?能动~?
②〈表〉答话。反对,不同意:~,我不赞成。
【否定】不承认,跟"肯定"相对。
【否认】不承认。
【否决】作出不承认,不同意的决定。

【否则】连词。不然,不如此:不能满足于现状,~则就会停止不前。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否pǐ
⒈坏,恶,不顺利:善~陈前(陈:陈列,指呈现)。~极泰来。

否-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

[反]可

否-中華大字典

1、否讀音:俯九切,音缶,有韻。釋文:
❶不也。見《說文》。
 〔注〕:不可之意見於言。故从口。
❷口不許也。《孟子萬章》:~。不然也。
❸無也。《書堯典》:~德忝帝位。
❹非也。《墨子尙賢》:女何擇~人。
❺承上之詞。猶於是也。《書無逸》:民~則厥心違怨。~則厥口詛祝。
2、否讀音:部鄙切,音痞,紙韻。釋文:
❶卦名。坤下乾上。《易否》:天地不交。~。
❷惡也。臧~。善惡也。《詩抑》:未知臧~。
 〔又〕:褒貶人物亦曰臧~。
❸穢也。《易鼎》:利出~。
 〔疏〕:寫出~穢之物也。
❹閉不行也。見《玉篇》。〔卽~卦之字義〕。
3、不讀音:必墨切,音北,職韻。分物切,音弗,物韻。
 〔案~音滋歧異。古多讀平上二聲。切韻指掌圖。定爲逋骨切。今讀與之合。惟今北方讀如幫鋪切。南方亦有異讀。此音北從段玉裁〕。釋文:
❶鳥飛上翔。~下來也。从一。一猶天也。象形。見《說文》。
❷弗也。《禮記射義》:好學~倦。好禮~變。〔~訓作弗〕。
❸無也。《詩君子于役》:~日~月。〔言無一定之日月。序所謂行役無期度也。凡經傳~字。他本亦多引作無〕。
❹非也。《禮記中庸》:苟~至德。至道不凝焉。
 〔疏〕:~、非也。
❺反語詞。如~亦、亦也。~有、有也。~盈、盈也。~顯、顯也。~難、難也。
❻發聲詞。《爾雅釋魚》:龜左倪~類。右倪~若。
 〔疏〕:~、發聲也。
❼不然也。不可也。見《韻會》。
❽未也。見《正韻》。
❾毋也。《書召誥》:王~敢後。〔言毋敢或後也〕。
❿勿也。《孟子滕文公》:夷子~來。〔言夷子勿來也〕。
⓫~周。山名。《淮南原道》:觸~周之山。
 〔注〕:在崑崙西北。
 〔按方輿紀。崑崙山在陜西肅州衞西北。後肅州衞爲甘肅酒泉縣。山當在今甘肅境〕。
⓬通丕。《書康誥》:惟乃丕顯考文王。〔丕通作~。~顯。顯也。~顯考。顯考也〕。
4、不讀音:俯九切,音缶,有韻。釋文:
❶弗也。見《廣韻》。
❷同否。《詩何人斯》:否難知也。
 〔箋〕:否。不通也。我與汝情不通。汝與於譖我與否。復難知也。
5、不讀音:芳無切,音旉,虞韻。釋文:華~注。山名。《左成二年傳》:三周華~注。〔一名靡笄山。在今山東歷縣東北十五里〕。
6、不讀音:方鳩切,音垺,尤韻。釋文:
❶夫~。鳥名。隹也。或作鳺鴀。《爾雅釋鳥》。䳡其。鳺鴀。
 〔疏〕:陸璣云。今小鳩也。一名䳕鳩。幽州人或謂鴡䳨。梁宋間謂之隹。揚州人亦然。
❷未定之辭。〔陶潛詩〕:未知從今去。當復如此~。
7、不讀音:補靡切,音彼,紙韻。釋文:
❶鄙也。《荀子賦論》:君子所敬。而小人所~者與。
 〔注〕:謂小人所鄙也。
❷~借。卽麻作之履也。見《方言》。
8、不讀音:必幽切,音彪,尤韻。釋文:姓也。晉汲郡人~準。《正字通》:~姓之~。轉注古音音彪。
9、鄌釋文:古否字。見《字彙補》。

相关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