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彩美业 |

读音:[xīn ]

心心-汉语大词典

心心1.佛教语。指连绵不断的思想念头。
●《仁王经·奉持品》:“断诸功用,心心寂灭,无身心相,犹如虚空。”
●五代齐己《残秋感怆》诗:“日日加衰病,心心趣寂寥。”
2.犹心愿。
●前蜀贯休《桐江闲居作》诗之九:“孰知吾所适,终不是心心。”
3.彼此间的情意。
●隋江总《长相思》诗之二:“心心不相照,望望何由知。”
●唐孟郊《结爱》诗:“心心复心心,结爱务在深。”
4.一心一意,专心。
●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二》:“心心在一艺,其艺必工;心心在职,其职必举。”

心心-辞源3

【心心】㊀佛教語。指前後相續的思想欲念。仁王經下 奉持品:“斷諸功用,心心寂滅。”㊁彼此間的情意。唐 孟郊 孟東野集一 結愛詩:“心心復心心,結愛務在深。”

心-古汉语常用字字典

心 xīn
① 名心脏。《狱中杂记》:“顺我,即先刺~。” ② 名心脏所在的胸部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此臣日夜切齿拊~也。” ③ 名内心,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。《熟读精思》:“读书三到,谓~到,眼到,口到。” ④ 名想法;心意。《殽之战》:“勤而无所,必有悖~。” ⑤ 名中心;中央。《琵琶行》:“唯见江~秋月白。”

心-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

心xīnㄒ〡ㄣ〔《廣韻》息林切,平侵,心。〕❶ 心臟。人和脊椎動物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肌性器官。❷ 心臟所在的部位。泛指胸部。❸ 指胃部。❹ 古人以心為思維器官,故後沿用為腦的代稱。❺ 思想、意念、感情的通稱。❻ 掛懷,關心。❼ 本性;性情。❽ 思慮;謀劃。❾ 中心,中央。❿ 指木上的尖刺、花蕊或草木的芽尖等。⓫ 指某些點心的餡子。如包子心,餃子心。參見“心子”。⓬ 我國古代哲學名詞。指人的主觀意識。與“物”相對。唯心主義哲學家認為“心”是世界的本體。⓭ 唯物主義哲學家則認為“心”離不開“物”,有“物”才有“心”,無“物”即無“心”。⓮ 佛教語。與“色”相對。佛教把一切精神現象稱為“心”,有“三界唯心”之說。⓯ 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,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五宿,有星三顆。心补证条目﹣指某些点心的馅子。同义词:心 寸田 寸心 寸衷 大体 丁老 方寸 精舍 孔窍 灵府 灵明 灵台 上玄 守灵 天钧 天君 天门 天植 心地 心君 心田 玄丹 玄心 一寸 玉房 中虚

心 -古漢語常用詞典

xīn
①心髒。《獄中雜記》:“順我,即先刺~。”②心髒所在的胸部。《荊軻刺秦王》:“此臣日夜切齒拊~也。”③內心,古人認為心是思維的器官。《熟讀精思》:“讀書三到,謂~到,眼到,口到。”④想法;心意。《殽之戰》:“勤而無所,必有悖~。”⑤中心;中央。《琵琶行》:“唯見江~秋月白。”
【心志】內心;意志。

心-汉语大词典

心xīn
ㄒ〡ㄣ
〔《广韵》息林切,平侵,心。〕
1.心脏。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肌性器官。
●《素问·痿论》:“心主身之血脉。”
●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内则肝、胆、心、肺、脾、肾、肠、胃。”
●杨朔《三千里江山》第五段:“医生一按电钮,爱克司光照到他的前胸,他的心一上一下跳着。”
参见“心脏”。
2.心脏所在的部位。泛指胸部。
●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其里之丑人,见而美之,归亦捧心而矉其里。”
●旧题汉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。”
●唐白居易《和梦游春诗一百韵》:“扪心无愧畏,腾口有谤讟。”
3.指胃部。
●元朱震亨《丹溪心法·心脾痛》:“心痛,即胃脘痛。”
●明陈实功《外科正宗·溃疡主治方》:“补中益气汤……煎一钟,空心热服。”如:心气痛。
4.古人以心为思维器官,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。
●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夫民虑之于心,而宣之于口,成而行之,胡可壅也。”
●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心之官则思。”
●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心者,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。”
●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知音》:“故心之照理,譬目之照形。”
5.思想、意念、感情的通称。
●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
●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:“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”
●汉邹阳《狱中上书自明》:“义不苟取比周于朝,以移主上之心。”
●唐杜甫《秋兴》诗之一:“丛菊两开他日泪,孤舟一系故园心。”
●清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二五○:“谁分江湖摇落后,小屏红烛话冬心。”
6.挂怀,关心。
●三国魏曹操《祀故太尉桥玄文》:“奉命东征,屯次乡里,北望贵土,乃心陵墓。”
●明唐顺之《与吕沃洲巡按书》:“两公者,一日居乎其位,一日心乎其民者也。”
●林纾《赠李拔可舍人序》:“吾不敢谓其即继武于杜甫、元结之徒,而亦可谓心乎国家矣。”
7.本性;性情。
●《易·复》:“复其见天地之心乎?”
●《韩非子·观行》:“西门豹之性急,故佩韦以自缓;董安于之心缓,故佩弦以自急。”
陈奇猷集释:“性既自心而生,故此文心缓即性缓也。”
●三国魏嵇康《释私论》:“物情顺通,故大道无违;越名任心,故是非无措也。”
●宋沈作哲《寓简》卷一:“诚者,天地之心也。人生而皆有之。”
8.思虑;谋划。
●《吕氏春秋·精谕》:“纣虽多心,弗能知矣。”
●《古今小说·滕大尹鬼断家私》:“在一日,管一日。替你心,替你力。”
9.中心,中央。
●《太玄·中》“神战于玄”
晋范望注:“在中为心。”
●《南史·孝义传上·江泌》:“菜不食心,以其有生意,唯食老叶而已。”
●宋陆游《度浮桥至南台》诗:“九轨徐行怒涛上,千艘横系大江心。”
●闻一多《画展》:“前仆后继的倒毙在街心。”
10.指木上的尖刺、花蕊或草木的芽尖等。
●《诗·邶风·凯风》:“凯风自南,吹彼棘心。”
●前蜀薛昭薀《浣溪沙》词:“握手河桥柳似金,蜂须轻惹百花心,蕙风兰思寄清琴。”
●清褚华《木棉谱》:“苗之去心,在伏中晴日,三伏各一次。”
11.指某些点心的馅子。如包子心,饺子心。参见“心子”。
12.我国古代哲学名词。指人的主观意识。与“物”相对。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“心”是世界的本体。
●宋陆九渊《杂说》:“宇宙便是吾心,吾心即是宇宙。”
●明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下:“天下无心外之物。”
13.唯物主义哲学家则认为“心”离不开“物”,有“物”才有“心”,无“物”即无“心”。
●明王廷相《石龙书院学辩》:“夫心固虚灵,而应者必借视听聪明,会于人事而后灵能长焉。”
●清王夫之《读四书大全说·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心言性,言天言理,俱必在气上说,若无气处则俱无也。”
14.佛教语。与“色”相对。佛教把一切精神现象称为“心”,有“三界唯心”之说。
●《俱舍论》卷四:“心,意、识体一。”
15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,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五宿,有星三颗。
●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东宫苍龙,房、心。”
参见“心宿”。

心-辞源3

【心】4画 3300·0 xīn  ㄒㄧㄣ  息林切,平,侵韻,心。侵部。㊀心臟。中醫稱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爲五臟,心爲人體器官的主宰。素問 靈蘭秘典論:“心者,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。”又 六節藏象論:“心者,生之本、神之變也。”㊁舊時習慣稱心爲思維的器官,作爲腦的代稱。孟子 告子上:“心之官則思。”㊂思想、意念、感情的通稱。易 繫辭上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斷金。”詩 小雅 巧言:“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”㊃心所在的部位,泛指胸部。禮 曲禮下:“凡奉(捧)者當心,提者當帶。”㊄中央,中心。如掌心、江心、核心。晉 干寶 搜神記十一 韓馮妻:“日出當心。”㊅植物的尖刺、苗尖、芽尖、花蕊。詩 邶風 凱風:“凱風自南,吹彼棘心。”花間集六 五代 蜀 毛文錫 紗窗恨之二:“雙雙蝶翅塗鉛粉,咂花心。”㊆星宿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見“心宿”。

心-漢語大字典


《説文》:“心,人心。土藏,在身之中。象形。博士説以為火藏。”
xīn 《廣韻》息林切,平侵心。侵部。
(1)心脏。内脏之一。人和脊椎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。《説文·心部》:“心,人心。土藏,在身之中。”《吕氏春秋·季夏紀》:“其祀中霤,祭先心。”高誘注:“祭祀之肉先進心。”《素問·痿論》:“心主身之血脉。”《列子·湯問》:“内則肝、膽、心、肺、脾、腎、腸、胃。”
(2)古代以心为思维器官,故没用为脑的代称。如:用心;心得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心之官則思。”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心者,形之君也,而神明之主也。”楊倞注:“心出令以使百體,不為百體所使也。”《素問·靈蘭秘典論》:“心者,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。”
(3)内心。如:心中不安;心里烦闷。《詩·小雅·杕杜》:“日月陽止,女心傷止。”三國魏阮籍《咏懷詩八十二首》之三十三:“終身履薄氷,誰知我心焦?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看見母親康健如常,心中歡喜。”
(4)思想;心思。《詩·小雅·巧言》:“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”三國魏曹丕《與吴質書》:“東望於邑,裁書叙心。”
(5)心性;性情。《韓非子·觀行》:“西門豹之性急,故佩韋以自緩;董安于之心緩,故佩弦以自急。”陈奇猷校注:“性既自心而生,故此文心緩即性緩也。”
(6)思虑;谋画。如:有心人;有口无心;工于心计。《爾雅·釋言》:“謀,心也。”王引之述聞:“心者,思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精諭》:“紂雖多心,弗能知矣。”清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爾雅中》:“言紂雖多思慮,不能知周之伐己也。”《古今小説·滕大尹鬼斷家私》:“在一日,管一日。替你心,替你力。”
(7)指品行。如:好心人。
(8)胸。《莊子·天運》:“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。其里之醜人,見而美之,歸亦捧心而矉其里。”南朝宋鮑照《擬行路難》:“零淚霑衣撫心歎。”又指胃。如:心气痛。元朱震亨《丹溪心法·心脾痛》:“心痛,即胃脘痛。”明陳實功《外科正宗·潰瘍主治方》:“補中益氣湯……煎一鍾,空心熱服。”
(9)物体的中央;中心。如:掌心;圆心;空心;实心。《禮記·少儀》:“牛羊之肺,離而不提心。”鄭玄注:“ࠝũۢ之不絶中央少者。”孔穎達疏:“心,謂肺中央少許耳。”《南史·孝義傳上·江泌》:“菜不食心,以其有生意,唯食老葉而已。”唐劉禹錫《洞庭秋月行》:“洞庭秋月生湖心。”
(10)植物的花蕊;苗尖。《齊民要術·黍穄》:“黍心未生,雨灌其心,心傷,無實。”又《種蘭香》:“六月連雨,拔栽之。掐心著泥中,亦活。”南朝梁簡文帝《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》:“林花初墮蔕,池荷欲吐心。”
⑪(树木的)尖刺。《釋名·釋形體》:“心,纖也,所識纖微無物不貫也。”王先謙疏證補引阮元《釋心》云:“《釋名》此訓最合本義,蓋纖細而鋭者皆可名曰心。”《易·説卦》:“其於木也,為堅多心。”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:“棘棗屬也。”清王先謙《釋名疏證補·釋形體》:“棗棘之屬,初生未有不先見尖刺者,尖刺即心也。《説文》朿字即今刺字,解曰:‘木芒也。’故重朿為棗,竝朿為棘,皆歸《朿部》,皆有尖心之木也。”《詩·邶風·凱風》:“凱風自南,吹彼棘心。”馬瑞辰通釋:“蓋棗棘初生,皆先見尖刺,尖刺即心,心即纖小之義。”
⑫古代哲学名词。指人的主观意识。唯心主义哲学家把“心”看作世界的本体。宋程頤《遺書二上》:“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。”宋陸九淵《雜説》:“宇宙便是吾心,吾心即是宇宙。”明王守仁《傳習録上》:“所以某説無心外之理,無心外之物。”
⑬佛教名詞。1.与“色”相对,泛指一切精神现象。如:三界唯心;一心三观。《俱舍論》卷四:“心,意、識體一。”《仁王經》上:“一色一心,生不可説無量色心。”2.喻事物的要旨;核心。如《心經》乃撮取《大般若經》六百卷的要旨而成,仅二百余字,故称《心經》。《佛學大辭典·般若心經》引法藏《心經略疏》:“心之一字是能顯之喻,即《大般若》内統攝要妙之義,況人之心藏。”
⑭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,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五宿。有星三颗。《詩·唐風·綢繆》“三星在天”漢鄭玄箋:“三星,謂心星也。”《素問·五運行大論》:“丹天之氣經于牛女戊分,黅天之氣經心于尾己分。”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東宫蒼龍,房、心。”
⑮姓。《萬姓統譜·侵韻》:“心,見《姓苑》。”

心 -中国文化史辞典

古代哲學用語,指人的思維器官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心之官則思。”但又說“思則得之,不思則不得也。此天之所與我者”。孟子從唯心論出發,把思維器官的能力——“思”與思維本身混淆了起來。明王廷相說:“心者,棲神之舍(器官);神者(認識能力),知識之本;思者(思維能力),神識之妙用也”,知識“不過思與見聞之會”(《雅述》上)。對心、神、思、知作了唯物的解釋。又佛教中有以心為一切精神現象的總稱,泛指一切精神現象,如“三界唯心”、“一心三觀”之說。

心-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

心 xīn
❶心臟。
《列子·湯問》:
内則肝膽~肺脾腎腸胃。
古人把心看作思想的器官。
《孟子·告子上》:
~之官則思。
引内心。
屈原《離騷》:
亦余~之所善兮,雖九死其猶未悔。
引心思,意念。
《荀子·君道》:
無貪利之~。
❷中心,中央。
李白《送麴十少府》詩:
流水折江~。(折:彎曲。)
❸星宿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
相关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