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彩美业 |

读音:[suǒ ]

索索-汉语大词典

索索1.恐惧貌;颤抖貌。
●《易·震》:“震索索,视矍矍。”
●孔颖达疏:“索索,心不安貌。”
●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三回:“剃头的跪在地下,索索的抖。”
●茅盾《列那和吉地》五:“给它解绳索的时候,它还以为大祸到了,怕得什么似的,浑身索索地抖。”
2.冷漠,无生气貌。
●北周庾信《拟<咏怀>》之一:“索索无真气,昏昏有俗心。”
●南朝梁陶弘景《冥通记》卷四:“九日见丞云,比者情志何甚索索。”
●清曹寅《古倾杯·钞书》词:“频年嗜好,多惭糟粕,索索都无真气。”
3.引申为落落寡合之意。
●前蜀贯休《送姜道士归南岳》诗:“松品落落,雪格索索。”
4.空虚、空乏状。
●唐寒山《诗》之一六七:“房房空索索,东壁打西壁。其中一物无,免被人来惜。”
●宋梅尧臣《旌义港阻风》诗:“茆屋何飕飕,瓦罂空索索。”
5.犹瑟瑟。形容细碎之声。
●《汉书·天文志》:“永始二年二月癸未夜,东方有赤色,大三四围,长二三丈,索索如树。”
王先谦补注:“索索犹瑟瑟也……此云索索如树,盖不独以状言,且兼声言矣。”
●唐白居易《五弦弹》诗:“第一第二弦索索,秋风拂松疏韵落。”
●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六:“衰草萋萋一径通,丹枫索索满林红。”
●胡万春《骨肉》:“细雨在索索的下着,卖馄饨的梆子声在笃笃的敲。”

索索-辞源3

【索索】㊀恐懼貌。易 震:“震索索,視矍矍。”疏:“索索,心不安之貌。”㊁冷落貌。北周 庾信 庾子山集三 擬詠懷詩之一:“索索無真氣,昏昏有俗心。”㊂象聲詞。藝文類聚六 南朝 陳 江總 貞女峽賦:“山蒼蒼以墜葉,樹索索而摇枝。”唐 白居易 長慶集十五 渭村退居……一百韻詩:“傳呼鞭索索,拜舞珮鏘鏘。”

索索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
索索ㄙㄨㄛˇ ㄙㄨㄛˇsuǒ suǒ①內心不安的樣子。《易經.震卦.上六》:「震索索,視矍矍,征凶。」《文明小史.第一一回》:「傅知府還當是一班鬧事的人,要哄他出去打,他抵死不敢出去,只是索索的抖。」②冷寂蕭條的樣子。北周.庾信〈擬詠懷詩〉二七首之一:「索索無真氣,昏昏有俗心。」③形容風的聲音。隋.江總〈貞女峽賦〉:「山蒼蒼以墜葉,樹索索而搖枝。」清.陳維崧〈好事近.分手柳花天〉詞:「話到英雄失路,忽涼風索索。」

索索-现代汉语词典【第7版】

索索suǒsuǒ
①拟声形容轻微的声音:微风吹动树叶~作响|雨~地下着。
②形形容颤抖:他吓得脸色苍白,~发抖。

索-文言同义辨析

索-古汉语常用字字典

索 suǒ
① 名大绳子;绳索。《报任安书》:“其次关木~,被箠楚受辱。” ② 动绞合;搓。《诗经·七月》:“昼尔于茅,宵尔~綯。” ③ 动寻求。《离骚》:“路曼曼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~。” ④ 动寻找。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居五日,桓侯体痛,使人~扁鹊,已逃秦矣。” ⑤ 动索要;索取。《兵车行》:“县官急~租,租税从何出?” ⑥ 形孤独。白居易《与元稹书》:“~居则以诗相慰,同处则以诗相娱。” ⑦ 形尽。《宋史·刘绮传》:“逮未申间,敌力疲气~。”⑧ 副须;得;能。《长亭送别》:“久已后书儿、信儿,~与我凄凄惶惶的寄。”
辨:绳,索。“绳”指小绳子。“索”指大绳子。

索-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

1006.【索】
一大繩,繩子。司馬遷報任安書:“其次關木索,被棰楚受辱。”又:“今交手足,受木索。”用作動詞時,表示制繩索,絞。詩經豳風七月:“宵爾索綯。”
二探尋,索取。莊子外物:“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。”楚辭離騷:“眾皆競進以貪婪兮,憑不厭乎求索。”
三散,獨,孤獨。禮記檀弓上:“吾離羣而索居。”謝靈運登池上樓詩:“索居易永久。”陸遊釵頭鳳詞:“一懷愁緒,幾年離索。”按:這個意義一般只用於“索居”,“離索”。
四盡,完了,完結。儀禮鄉射禮:“命曰:'取矢不索!'弟子自西方應曰:'諾!'”韓非子初見秦:“士民病,蓄積索。”
[索然]
(1)離散的樣子。晉書羊祜傳:“劉禪降服,諸營堡者索然俱散。”
(2)興盡的樣子。陸機歎逝賦:“十年之內,索然已盡。”今成語有“興致索然”,“索然無味”。

索-辞源3

【索】10画 4090·3 suǒ  ㄙㄨㄛˇ  蘇各切,入,鐸韻,心。鐸部。㊀粗繩。書 五子之歌:“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。”墨子 備蛾傅:“以木爲上衡,以麻索大徧之。”㊁撚繩使緊。詩 豳風 七月:“晝爾于茅,宵爾索綯。”楚辭 屈原 離騷:“矯菌桂以紉蕙兮,索胡繩之纚纚。”㊂尋求,探尋。楚辭 屈原 離騷:“路曼曼其脩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。”㊃索取,討取。莊子 外物:“君乃言此,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。”唐 杜甫 杜工部詩史補遺二 少年行:“不通姓字粗豪甚,指點銀瓶索酒嘗。”㊄選擇。左傳 襄二年:“以索馬牛。”注:“索,ॳѦӇ好者。”㊅盡。書 牧誓:“古人有言曰:‘牝雞無晨,牝雞之晨,惟家之索。’”左傳 襄八年:“悉索敝賦,以討于 蔡。”㊆離散,孤獨。漢 王充 論衡 問孔:“如自知未足,倦極晝寢,是精神索也。”文選 晉 陸士衡(機)答賈長淵詩:“分索則易,攜手實難。”㊇須,應,得。元曲選 白仁甫 梧桐雨一:“雖無人竊聽,也索悄聲兒海誓山盟。”又缺名 凍蘇秦三:“點湯是逐客,我則索起身。”㊈地名。1.故地在今 河南 滎陽市。秦末 劉邦與 項羽戰於 京 索間之 索,卽此地。參閲 元和郡縣志八 鄭州 滎陽縣。2. 漢縣。屬 武陵郡,順帝時更名 漢壽。卽今 湖南 漢壽縣。參閲 歷代地理沿革表三十。㊉姓。相傳 周成王分 魯公 商民六族,其一爲 索氏。東漢有 燉煌長史 索班。見 元和姓纂十九 鐸。

索-汉语大词典

索su?
ㄙㄨㄛˇ
〔《广韵》苏各切,入铎,心。〕
〔《广韵》山戟切,入陌,生。〕
〔《广韵》山责切,入麦,生。〕
1.粗绳。泛指绳索。
●《书·五子之歌》:“予临兆民,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。”
●《墨子·尚贤中》:“傅说被褐带索,庸筑乎傅岩。”
●汉王充《论衡·谢短》:“挂芦索于户上,画虎于门阑。”
●唐李商隐《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》诗:“露索秦宫井,风弦汉殿筝。”
2.引申为链子。
●宋汪元量《莺啼序·重过金陵》词:“因思畴昔,铁索千寻,谩沉江底。”
●毛泽东《长征》诗:“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横铁索寒。”
3.绞合使紧。
●《楚辞·离骚》:“矫菌桂以纫蕙兮,索胡绳之纚纚。”
●明都穆《都公谭纂》卷上:“明日,又谓弟子索丝绳以入,太祖赐玉冠,长春出丝绳系之而谢。”
参见“索绹”。
4.发辫,头发。参见“索虏”、“索葛”。
5.寻求;探索。
●《楚辞·九辩》:“国有骥而不知乘兮,焉皇皇而更索?”
●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士不外索,取于食客门下足矣。”
●南朝梁元帝《金楼子·立言》:“驱骐骥于庭,求猿猱于槛,犹倒裘而索领也。”
●唐韩愈《别知赋》:“索微言于乱志,发孤笑于群忧。”
●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中国地质略论》:“索之吾中国,则两纪均于黄海沿岸遇之。”
6.引申为思考;研究。
●《逸周书·小开》:“不索祸招,无日不免。”
朱右曾校释:“索,思索也。”
●《管子·心术上》:“人皆欲智,而莫索其所以智乎。”
●三国魏刘劭《人物志·原序》:“惟至哲为能以材,观情索性,寻流照原,而善恶之迹判矣。”
7.索取;讨取。
●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政事》:“﹝贺太傅﹞索笔足之曰:‘不可啼,杀吴儿。’”
●《百喻经·伎儿作乐喻》:“譬如伎儿,王前作乐,王许千钱。后从王索,王不与之。”
●唐陆龟蒙《袭美以公斋小宴见招》诗:“依方酿酒愁迟去,借样裁巾怕索将。”
●清孙枝蔚《元夜索火不得作此自伤》诗:“索灯嗔稚子,听雨爱寒天。”
8.搜查。
●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仲夏之月﹞关市毋索。”
●陈澔集说:“索者,搜索商旅匿税之物。”
●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乡者疑车中有人,忘索之。”
●司马贞索隐:“索犹搜也。”
●宋叶适《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》:“有造游士之狱者,索其褚中,得公弹文,检御史所上,不差一字。”
9.选择。
●《左传·襄公二年》:“齐侯伐莱,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以索马牛,皆百匹。”
●杨伯峻注;“索,选择。索马牛,精选之马牛。”
●《管子·禁藏》:“故曰:‘誉不虚出,而患不独生,福不择家,祸不索人,此之谓也’。”
10.聘娶。
●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术传》:“术欲结布为援,乃为子索布女,布许之。”
●《隋书·房陵王勇传》:“皇后忿然曰:‘睍地伐渐不可耐,我为伊索得元家女,望隆基业。’”
●《元朝秘史》卷一:“那一丛起来的百姓里头,有一个黑车子,前头有一个女儿生得好,若是不曾嫁人呵,索与弟朵奔篾儿干为妻。”
11.尽;空。
●《书·牧誓》:“牝鸡之晨,惟家之索。”
●孔传:“索,尽也。”
●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淳于髡仰天大笑,冠缨索绝。”
●司马贞索隐:“索训尽,言冠缨尽绝也。”
●宋王安石《代上明州到任表》:“余年且索,旅力已愆,尚何施为,可以报称。”
●《医宗金鉴·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症并治第七·葶苈大枣泻肺汤方》集注引赵良曰:“日久肺气已索,泻之转伤。”
12.离散;孤独。
●汉王充《论衡·问孔》:“如自知未足,倦极昼寝,是精神索也。”
●晋陆机《答贾长渊》诗:“分索则易,携手实难。”
●唐韩愈《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》诗:“孟生去虽索,侯氏来还歉。”
●宋陆游《钗头凤》词:“一怀愁绪,几年离索。”
13.法度。
●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皆启以商政,疆以周索。”
杜预注:“疆理土地以周法。索,法也。”
●清顾炎武《井陉》诗:“连恒开晋索,指昴逼虞星。”
14.见“索然”。
15.须;应;得。
●唐杜甫《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》诗之二:“巡檐索共梅花笑,冷蕊疏枝半不禁。”
●宋范仲淹《知府大卿书》:“东山惟寇盗可虞,常索用心,与南中不侔。”
●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楚项籍、蜀关羽、秦白起,若比这个将军,兵书战策,索拜做师父。”
●明唐寅《集贤宾》词:“报道东君连夜去,须索要圈留他住。”
●清洪升《长生殿·闻乐》:“杨妃已回唐宫,我索向月主娘娘覆旨则个。”
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兴中会革命史要》:“古愚拗他不过,只索让他一个人去。”
16.索性;干脆。
●《警世通言·庄子休鼓盆成大道》:“早知死后无情义,索把生前恩爱勾。”
17.犹煞。确是;真是。
●元王实甫《丽春堂》第三摺:“想老丞相在京时……那般受用快活。今日在此闲居,索是忧闷也。”
●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二回:“这希铨也索作怪,娶了亲来,并不曾圆房,却同一个朋友同起同卧。”
18.量词。古用绳计量长度,因以为计量单位。
●《大戴礼记·主言》:“然后布指知寸,布手知尺,舒肘知寻,十寻而索,百步而堵,三百步而里,千步而井。”
●宋王禹偁《畲田词》之一:“各愿种成千百索,豆萁禾穗满青山。”
原注:“山田不知畎亩,但以百尺绳量之,曰:‘某家今年种得若干索。’”
19.量词。计算钱币的单位。古代以绳索穿铜钱,每千文为一索,或称一贯。
●宋朱弁《曲洧旧闻》卷十:“王将明当国时,公然受贿赂,卖官鬻爵,至有定价,故当时为之谚曰:‘三千索,直秘阁;五百贯,擢通判。’”
20.量词。亦用于其他成串的东西。
●唐白居易《夜宴醉后留献裴侍中》诗:“翩翩舞袖双飞蝶,宛转歌声一索珠。”
●前蜀贯休《题弘顗三藏院》诗:“水精一索香一炉,红莲火舌生醍醐。”
21.通“素”。蔬菜,蔬食。参见“百索”。
22.通“缩”。
●唐长孙无忌欧阳询《互嘲》诗:“索头连背暖,漫裆畏肚寒。”
●《西游记》第七三回:“里面拖出七个蜘蛛,足有巴斗大的身躯。一个个攒着手脚,索着头,只叫:‘饶命!饶命!’”
23.古地名。在今河南省荥阳县。
●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:“五月,汉王屯荥阳……与楚战荥阳南京索间,破之。”
●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京,县名,今有大索、小索亭。”
24.古地名。
●索县。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东。
●汉为武陵郡。见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。
25.姓。

索 -古漢語常用詞典

suǒ
①大繩子;繩索。《報任安書》:“其次關木~,被箠楚受辱。”②絞合;搓。《詩經•七月》:“晝爾於茅,宵爾~綯。”③尋求。《離騷》:“路曼曼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~。”④尋找。《扁鵲見蔡桓公》:“居五日,桓侯體痛,使人~扁鵲,已逃秦矣。”⑤索要;索取。《兵車行》:“縣官急~租,租稅從何出?”⑥孤獨。白居易《與元稹書》:“~居則以詩相慰,同處則以詩相娛。”⑦盡。《宋史•劉綺傳》:“逮未申間,敵力疲氣~。”⑧須;得;能。《長亭送別》:“久已後書兒、信兒,~與我淒淒惶惶的寄。”【辨】繩,索。“繩”指小繩子。“索”指大繩子。
【索居】獨居。
【索然】⒈離散的零落的樣子。⒉流淚的樣子。
【索笑】求笑;取笑。
【索隱】尋求事物的隱僻之理。

相关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