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彩美业 |

读音:[yǒu ]

有…有…-现代汉语词典【第7版】

有…有…yǒu…yǒu…
①分别用在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前面,表示既有这个又有那个,两方面兼而有之:~利~弊|~头~尾|~赏~罚|~多~少。
②分别用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词(或一个双音词的两个词素)前面,表示强调:~板~眼|~鼻子~眼儿|~棱~角|~情~义|~声~色|~说~笑|~凭~据|~条~理|~血~肉。

有-汉语大词典

有(I)y?u
〡ㄡˇ
〔《广韵》云久切,上有,云。〕
“久”的被通假字。“佑”的被通假字。
1.拥有;保有。与“无”相对。
●《诗·大雅·瞻卬》:“人有土田,女反有之。人有民人,女覆夺之。”
●《文子·守真》:“故能有天下者,必无以天下为也。”
●元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一摺:“妾身有随身的翠珠囊一枚,更有二十五轮香串一腕,与秀才权为信物。”
●茅盾《子夜》四:“跟着双桥镇的日渐都市化,这李四的潜势力也在一天一天膨胀。有‘土’斯有‘财’,便也有‘实力’。”
2.取得;占有。
●《诗·周南·芣苡》:“采采芣苡,薄言有之。”
●朱熹集传:“有,既得之也。”
●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孔子哭之恸,曰:‘自吾有回,门人益亲。’”
●《元史·世祖纪七》:“枢密院以其事闻,而降臣李谅亦讼立前杀其妻子,有其财物。”
●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一:“又遣兵收服长白之鸭渌江部,尽有其众。”
3.具有;怀有。
●《逸周书·常训》:“天有常性,人有常顺。”
●《后汉书·贾复传》:“闻其妇有孕,生女邪,我子娶之;生男邪,我女嫁之。”
●唐韩愈《感二鸟赋》:“时始去京师,有不遇时之叹。”
●明张居正《文华殿论奏》:“不过推调支吾,归怨君上,何尝有忧民之心。”
●孙犁《尺泽集·读萧红作品记》:“她对国家民族,是有强烈的责任感的。”
4.表示存在。
●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:“东有启明,西有长庚。”
●唐韩愈《竹洞》诗:“竹洞何年有?公初斫竹开。”
●元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楔子:“[柳见旦科云]嫂嫂,哥哥有么?俺兄弟两个将一瓶儿酒来,与哥哥上寿哩。”
●清蒋士铨《香祖楼·蚓悔》:“[末上]李师父有么?[丑下][中净]高大叔来了,请坐。”
5.引申为活着。
●元杨文奎《儿女团圆》第二摺:“[王兽医云]他去了多少时节?[正末唱]经今早过了十三载。[王兽医云]这人敢还有么?”
●元无名氏《千里独行》第二摺:“则你那忠直勇烈依了你口,谁想这刘备张飞见在有。”
●元无名氏《千里独行》第二摺:“嫂嫂,你不知俺哥哥兄弟,见在古城,有哩。”
6.用作应答之词。多用于卑者对尊者、下级对上级。
●元武汉臣《老生儿》第二摺:“[正末云]引孙![引孙云]您孩儿有。”
●元高文秀《襄阳会》第二摺楔子:“[庞德公云]……寇封安在?[寇封上,云]小将有。”
●清李渔《奈何天·醉卺》:“[丑怒介]……叫丫鬟![净]有。”
●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六:“他叫唤道:‘……张班长!’‘有。’张班长忙跑过来,立一个正。”
7.等候,等待。为尊者对卑者进见时的用语。
●元无名氏《冻苏秦》第三摺:“贤士,你则这里有者,待我将的来。”
8.谓呈现、产生或发生某种情状。
●《太平经》丁部之十六:“所以然者,此财物迺天地中和所有,以共养人也。”
●宋王安石《再上龚舍人书》:“夫水旱者,天时之常有也。”
●马烽西戎《吕梁英雄传》第十五回:“媳妇因为有病没躲走,见那两个家伙进来,吓得面无血色。”
9.多;丰收;富足。
●《诗·小雅·鱼丽》:“君子有酒,旨且有。”
●朱熹集传:“有,犹多也。”
●《诗·鲁颂·有駜》:“自今以始,岁其有。”
●毛传:“岁其有,丰年也。”
●《列子·说符》:“羡施氏之有。”
张湛注:“有,犹富也。”
●清潘荣陛《帝京岁时纪胜·立秋雨》:“若立秋之日得雨,则秋田畅茂,岁书大有。”
10.指男女相爱或有私情。
●宋欧阳修《盐角儿》词之二:“暗消魂,重回首。奈心儿里,彼此皆有。”
●元曾瑞《红绣鞋·风情》曲:“有人处把些礼教,无人处结遍绸缪。任谁问、休道咱共你有。”
●明冯梦龙《挂枝儿·虚名》:“本待落花有意随流水,谁知花落无情水自流,落得个虚名也,人都说和你有。”
●明顾起元《客座赘语·诠俗》:“与人有桑中之期曰偷,相挑曰刮,相调曰掸,私合曰有。”
11.连用,表示其中的一部分。
●明宋应星《天工开物·水利》:“厥土沙、泥、硗、腻,随方不一,有三日即干者,有半月后干者。天泽不降,则人力挽水以济。”如:今年有地方闹旱灾,有地方闹水灾。
12.为。作为。
●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克国得妃,其有吉孰大焉!”
13.为。治理。
●汉蔡邕《文烈侯杨公碑》:“﹝公﹞兼通五典,周览篇籍,以为尚书帝王之壮士,有国之大本也。”
●宋沈作哲《寓简》卷一:“其后嗣王,生则逸,亦罔或克寿,此万世有国之明训,天人之至理也。”
参阅清王引之《经义述闻·通说上》“为”。
14.副词。只有;只好;只能。
●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彼则肆然而为帝,过而遂正于天下,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。”
15.连词。如果,即使。表示假设。
●《续资治通鉴·宋徽宗宣和二年》:“良嗣曰:‘今日约定,不可与契丹复和也。’金主曰:‘有与契丹乞和,亦须以燕京与尔家方和。’”
16.助词。无义。作名词词头。
●《诗·召南·摽有梅》:“摽有梅,其实七兮。”
●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伊水》:“南望过于三涂,北瞻望于有河。”
●清秋瑾《秋风曲》:“青青有叶畏摇落,胡鸟悲鸣绕树头。”
17.助词。无义。作动词词头。
●《诗·邶风·日月》:“胡能有定?宁不我顾?”
●《后汉书·郑太荀彧等传赞》:“彧之有弼,诚感国疾。”
18.助词。无义。用作套语,表示客气。参见“有劳”、“有请”。
19.助词。无义。作形容词词头。
●《诗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有蕡其实。”
●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其颡有泚,睨而不视。”
●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章表》:“君子秉文,辞令有斐。”
●严复《原强续篇》:“盖察病而知致病之原,则其病将愈,唯病原真而后药物得,药物得而后病乃有瘳,此不易之理也。”
参阅清王引之《经传释词》卷三“有”。
20.我国古代哲学用语。指最普遍的存在。与“无”相对。
●南朝宋谢灵运《辨宗论》:“盖有不能祛有,祛有者必无,未有先尽有累,然后得无也。”
●宋张载《正蒙·干称下》:“凡可状,皆有也。”
参见“有生于无”。
21.佛教语。十二因缘之一。又称“有支”。指决定来世所得“果报”的思想行为的总和。
●《俱舍论·分别世品二》:“因驰求故,积集能牵当有果业,此位名有。”
参见“十二因缘”。
22.佛教语。相对于“空”、“无”而言。因各个宗派思想体系不同,解释各异,又有“假有”、“实有”、“妙有”等之分。
23.用于元代由蒙文直译成汉语的公牍。主要表示现在时,或起谓语系词的作用,相当于汉语“是”。
●《元典章·刑部一·刑名》:“他每约会不来,使人去呵,将使去人打了,更教贼人躲闪了有。”
●《元典章·刑部八·取受》:“他是千户所,弹压管着军,做了无体例勾当,撇下军逃走了有。”
参阅《元史论丛》第1辑。
24.用同“或”。代词。有人;有的。
●《书·尧典》:“下民其咨,有能俾乂。”
●杨筠如覈诂:“有,犹谁也。有、或古通用。”
●晋潘岳《杨仲武诔》:“披帙散书,屡睹遗文,有造有写,或草或真。”
25.用同“或”。或许。
●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今秦,虎狼之国也,而君欲往,如有不得还,君得无为土禺人所笑乎?”
●王念孙《读书杂志·史记四》:“如有,如或也……或与有古同声而通用。”
26.用同“或”。“域”的古字。州域。
●《诗·商颂·玄鸟》:“古帝命武汤,正域彼四方,方命厥后,奄有九有。”
●毛传:“域,有也。九有,九州也。”
●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共工氏之伯九有也,其子曰后土,能平九土,故祀以为社。”
27.指居住。
●《荀子·礼论》:“是君子之坛宇宫廷也,人有是,士君子也;外是,民也。”
●王念孙《读书杂志·荀子六》:“有,读为‘域’。《孟子·公孙丑篇》注曰:域,居也。”
28.通“友”。亲爱;相亲。
●《书·秦誓》:“番番良士,旅力既愆,我尚有之。”
●王引之《经义述闻·尚书下》引王念孙曰:“有之,谓亲之也。古者谓相亲曰‘有’。”
●《荀子·正论》:“不应不动,则上下无以相有也。”
●梁启雄释引杨树达曰:“有,谓亲爱也。”
29.用,使用。
●宋王安石《上执政书》:“言古之君子,于士之宜左者左之,宜右者右之,各因其才而有之。”
参见“有力”。
30.姓。
●汉有有禄。见汉应劭《风俗通·姓氏下》。
有(II)you
〡ㄡˋ
〔《集韵》尤救切,去宥,云。〕
1.通“又”。复;更加。
●《易·蛊》:“终则有始,天行也。”
王弼注:“终则复始,若天之行用四时也。”
●《诗·邶风·终风》:“终风且曀,不日有曀。”
●郑玄笺:“有,又也。”
●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天道无二》:“故开一塞一,起一废一,至毕时而止,终有复始于一。”
凌曙注:“﹝有,﹞‘又’通。”
●唐李绰《尚书故实》:“令既合节奏,有中章程。”
●元谷子敬《集贤宾·闺情》套曲:“刀搅也似柔肠断,爬推也似泪点垂,似醉有如痴。”
2.通“又”。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。
●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干之策,二百一十有六;坤之策,百四十有四,凡三百有六十。”
●《后汉书·东夷传序》:“百有余岁,武帝灭之,于是东夷始通上京。”
●唐韩愈《〈元和圣德诗〉序》:“辄依古作四言《元和圣德诗》一篇,凡千有二十四字。”
●清俞樾《春在堂随笔》卷八:“顾晋叔承,乃子山观察之子。行年四十有九。”
3.通“右”。佑助,帮助。
●《墨子·非命下》:“天有显德,其行甚章。”
●孙诒让间诂引庄述祖曰:“有当为右,助也。”
●《荀子·天论》:“愿于物之所以生,孰与有物之所以成!”梁启雄释引陶鸿庆曰:“有,借为‘右’,助也。”
●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,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。友者,所以相有也。”
4.通“囿”。疆界。亦谓设疆界。
●《管子·山国轨》:“请立赀于民,有田倍之内,毋有其外。”
●郭沫若等集校:“当读为‘有田倍(培)之内,毋有囿其外。’盖有田者之疆界当于田内为之培,不得侵越壤土,设囿于田之外。”
5.通“囿”。拘,拘囿。
●《穆天子传》卷五:“咎氏宴饮毋有礼。”
刘师培补释:“有礼,当作‘囿礼’,无囿礼者,不域于礼也,犹今语晏会所谓不拘礼矣。”

有-古汉语常用字字典

有 yǒu
① 动与“无”相对。《论语》:“~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。” ② 动占有。《鸿门宴》:“沛公欲王关中,使子婴为相,珍宝尽~之。” ③ 动掌握。《察今》:“~道之士,贵以近知远。” ④ 形富有。《货殖列传序》:“礼生于~而废于无。” ⑤ 名收获;出产的东西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退而甘食其土之~。” ⑥ 连或者。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:“故君子~不战,战则必胜。” ⑦ 助用在动词前,以助语气。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干将发硎,~作其芒。”酉 yòu
① 副通“又”,表示进一层。《劝学》:“虽~槁暴,不复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” ② 连通“又”,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。《陈情表》:“臣密今年四十~四。”

有-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

32.【有】
一有。左傳隱西元年:“小人有母”。
特指領有,佔有。孟子公孫丑上:“武丁朝諸侯,有天下。”
又特指具有某種美德。左傳襄公三年:“詩雲:’惟其有之,是以似之’。祁奚有焉。”(祁奚有此美德。)
二通“
又”。一般用於稱數法。“有”字放在兩位數的中間。論語爲政:“吾十有五而志於學。”孟子萬章上:“舜相堯二十有八載。”甚至可以用兩個“有”字。尚書堯典:“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”(一周年是三百六十六日。)“餘”字前面,也常常加“有”字。戰國策齊策一:“鄒忌修八尺有餘。”孟子盡心下:“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。”這是上古稱數法的特點。
三名詞詞頭。尚書皋陶謨:“何遷乎有苗。”又:“亮采有邦。”又用於有些形容詞前。詩經邶風擊鼓:“不我以歸,憂心有忡。”
[有司]掌管某方面事物的官吏。史記廉頗蘭相如列傳:“召有司案圖。”

有 -古漢語常用詞典

yǒu
①與“無”相對。《論語》:“~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。”②占有。《鴻門宴》:“沛公欲王關中,使子嬰為相,珍寶盡~之。”③掌握。《察今》:“~道之士,貴以近知遠。”④富有。《貨殖列傳序》:“禮生於~而廢於無。”⑤收獲;出產的東西。《捕蛇者說》:“退而甘食其土之~。”⑥或者。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:“故君子~不戰,戰則必勝。”⑦用在動詞前,以助語氣。《少年中國說》:“幹將發硎,~作其芒。”酉
yòu
①通“又”,表示進一層。《勸學》:“雖~槁暴,不複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”②通“又”,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。《陳情表》:“臣密今年四十~四。”
【有間】⒈時間很短;一會兒。⒉有縫隙。⒊有仇怨;有矛盾。
【有司】古代設官分職,各有專司,做具體工作。後泛指官吏。

有-诗词曲语辞辞典


1 犹在也。用于一般问答者。
▶涵芬本《博望烧屯》剧一:“刘末见道童科,云:‘道童:你师父庵中有么?’道童云:‘俺师父正在庵中吨睡哩!’”庵中有么,犹云在庵中么。问者曰有,答者曰在,有即在也。
▶《荐福碑》剧一:“范仲淹云:‘学童!你师父在家么?’学生云:‘师父家里有。”此问者曰在,答者曰有。
▶涵芬本《单刀会》剧二:“鲁肃云:‘道童!先生有么?’童云:‘俺师父有。’鲁云:‘你去说鲁子敬特来相访。’”此问者、答者俱曰有。
2 犹在也。作为通报人对于进谒者之习用语。
▶《冻苏秦》剧三:“贤士!你则这里有者,待我将来你看。”此犹云你在这里等着。
▶《谇范叔》剧一:“你休出去,一壁有者!”此犹云你在一旁等着。
▶《千里独行》剧楔子:“张虎云:‘小校报伏(覆)去!说道张虎巡边境回来见元帅。’卒子云:‘你则在这里!’卒子报科,云:‘喏!报元帅知道。’”又:“‘报伏去!道徐州刘玄德手下小将张虎特来投降。’卒子云:‘你则在这里!喏!我报的丞相知道/”此二则与上二则,语意相同。上二则曰有,此二则曰在,有与在随意使用也。
3 犹在也。凡卑属答应尊属之呼唤则曰有,犹云在也,意言在此也。
▶《老生儿》剧二:“正末云:‘引孙!’引孙云:‘您孩儿有。”
▶《五侯宴》剧四:“李嗣源云:‘我唤他从河,他不应,我如今唤他那旧名王阿三。’李从珂做应科,云:‘阿妈!您孩儿有。”阿妈即父亲。
▶《襄阳会》剧楔子:“庞德公云:'寇封安在?’寇封上,云:‘小将有。”
4 犹在也。由此引申,又为存在死亡之在字义。
▶《千里独行》剧二:“则你那忠直勇烈依了口,谁想这刘备张飞见在有。打听的兄弟哥哥有时候,忙离了许州,盼不到地头。俺遥望着千里的这红尘路儿上走。”按剧情,刘关张失散后,甘糜二夫人及关羽等在许昌,不明刘备张飞生死下落,此时方知其在古城,故云然。
▶《儿女团圆》剧二:“王兽医云:‘他去了多少时节?’正末唱:4经今早过十-:载。’王兽医云:‘这人敢还有么?”正末唱:‘他可便一去了呵石沉大海。”这人敢还有,犹云这人可还在也。
▶《五侯宴》剧三:“老身当初,也有个孩儿来,自小里与了个官人去了。如今有呵,也有这般大小年纪也。”义同上。
▶《看钱奴》剧四:“正末云:‘打俺孩儿的那妇人有么?’陈德甫云:‘那婆婆又早些死了也。’正末云:‘死的好,死的好!’”义同上。
▶《昊天塔》剧四:“杨景云:‘他弟兄每可都有哩?’正末唱:4他弟兄每多死少波生J”波字语助辞,无意义。都有,犹云都在也。
▶巾箱本《琵琶记》十七:“恨多怨多,俺爹娘知他有么?”知他有么,犹云知他存在否也。
5 心中有其人也-此专用于恋爱方面,如云男有心、女有心之有,亦犹云起意或看上。
▶欧阳修《盐角儿》词:“暗消魂,重回首。奈心儿里彼此皆有。”
▶又《滴滴金》词:“樽前一把横波溜。彼此心儿有。”上两词并见《醉翁琴趣外篇》。
▶柳永《秋夜月》词:“奈你自家心下有,事难见。”心下与心里同。
▶黄庭坚《归田乐引》词:“被个人把人调戏,我也心儿有。”
▶秦观《满园花》词:“惯纵得软顽,见底心先有。”
▶赵长卿《簇水》词:“长忆当初,是他见我心先有。一钩才下,便引得鱼儿开口。”
▶赵辑杨堤《古今词话》杨端臣《渔家傲》词:“总是自家为事谬。从今后,这回断了心先有。”
▶《乐府新声》上关汉卿《双调新水命》套《玉骢系鞋金鞍轱》:“也是俺心上有,常常的梦中见。”
▶《词林摘艳》五刘庭信《夜行船》套《青楼咏妓》:“口儿中不许别图个甚,意儿中既有何须恁。”
▶《潇湘雨》剧一:“虽然俺心下有,我须是脸儿羞。”又见“演撒”。

有-辞源3

【有】6画 4022·71.yǒu  ㄧㄡˇ  云久切,上,有韻,喻 三。之部。㊀取得,領有。與“無”相對。詩 周南 芣苢:“采采芣苢,薄言有之。”論語 公冶長:“陳文子有馬十乘。”㊁表示出現、發生。詩 小雅 大東:“東有啓明,西有長庚。”左傳 襄二六年:“遂襲我 高魚。有大雨,自其竇入。”㊂表示存在。詩 小雅 信南山:“中田有廬,疆埸有瓜。”後引申爲活着、還在。元曲選缺名 看錢奴四:“正末云:‘死的好,死的好。打俺孩兒的那婦人有麽?’陳德甫云:‘那婆婆又早些死了也。’”㊃豐收。詩 魯頌 有駜:“自今以始,歲其有。”傳:“歲其有,豐年也。”又泛指多。詩 小雅 魚麗:“君子有酒,旨且有。”宋 朱熹 集傳:“有猶多也。”㊄爲。國語 晉一:“克國得妃,其有吉孰大焉?”孟子 滕文公上:“人之有道也,飽食煖衣、逸居而無教,則近於禽獸。”㊅州域。通“域”。詩 商頌 玄鳥:“方命厥后,奄有九有。”韓 詩作“九域”。㊆親愛,友愛。通“友”。詩 王風 葛藟:“謂他人母,亦莫我有。”左傳 昭二十年:“若不獲扞外役,是不有寡君也。”注:“有,相親有。”㊇助詞,無義。一字不成詞,則加有字以配之。置於名詞前者,特别是朝代的名稱,如 有虞 有夏 有唐 有明。也置於形容詞前。詩 邶風 擊鼓:“不我以歸,憂心有忡。”㊈姓。孔子弟子 有若。漢有 有祿。見 漢 應劭 風俗通 姓氏下。2.yòu  ㄧㄡˋ  集韻尤救切,去,宥韻,喻 三。之部。通“又”。1.復,更加。詩 邶風 終風:“終風且曀,不日有曀。”2.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。書 堯典:“朞,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”論語 爲政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學。”

有-康熙字典


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有
〔古文〕
★【唐韻】云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云九切,𠀤音友。【說文】不宜有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日月有食之。从月又聲。【九經字樣】有,从月。从冃,譌。
◎又【玉篇】不無也。【易·大有疏】能大所有
◎又【繫辭】富有之謂大業。
◎又【詩·商頌】奄有九有。【傳】九有,九州也。
◎又【左傳·桓三年】有年。【註】五穀皆熟書有年。
◎又【玉篇】果也,得也,取也,質也,寀也。
◎又姓。【論語】有子。【註】孔子弟子有若。
★又【集韻】尤救切。與又通。【書·堯典】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【詩·邶風】不日有曀。【註】有,又也。
★又【韻補】叶羽軌切。【前漢·敘傳】文豔用寡,子虛烏有。寄言淫麗,託風終始
★又叶演女切。【徐幹·齊都賦】主人盛饗,期盡所有。三酒旣醇,五齊惟醹。

有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
有㈠月26ㄧㄡˇyǒu動表事實、狀況的正面存在,與「無」相對。如:「有困難」、「有利有弊」、「有學問」、「有錢」、「擁有」、「面有飢色」。形①豐足、富裕。如:「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。」《詩經.大雅.公劉》:「止基迺理,爰眾爰有。」②多,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。如:「本店開設有年。」、「母親已有了年紀。」③故意。如:「有心犯錯應嚴懲,無心疏忽可原諒。」綴置於名詞前,作音節的襯字。如:「有夏」、「有清」。《韓非子.五蠹》:「當舜之時,有苗不服,禹將伐之。」代某,表示不確定。如:「有一天晚上」、「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。」名姓。如漢代有有祿。有㈡月26ㄧㄡˋyòu副表示重複、反複、連續。通「又」。唐.裴守真〈請重耕織表〉:「奸偽由此而生,黎庶緣斯而苦,此有國之大患也。」連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,表示數目的附加。如:「七十有七人」。《論語.為政》: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。」

有-现代汉语词典【第7版】

有yǒu
①动表示领有(跟“无、没”相对,下➋➌同):我~《鲁迅全集》|~热情,~朝气。
②动表示存在:屋里~十来个人。
③动表示达到一定的数量或某种程度:水~一丈多深|他~他哥哥那么高了。
④动表示发生或出现:他~病了|形势~了新发展|他在大家的帮助下~了很大的进步。
⑤动表示所领有的某种事物(常为抽象的)多或大:~学问|~经验|~了年纪。
⑥动泛指,跟“某”的作用相近:~一天他来了|~人这么说,我可没看见。
⑦动用在“人、时候、地方”前面,表示一部分:~人性子急,~人性子慢|这里~时候也能热到三十八九度|这场雨~地方下到了,~地方没下到。
⑧用在某些动词的前面组成套语,表示客气:~劳|~请。
⑨书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:~夏|~周|~宋一代。
⑩(Yǒu)名姓。另见1593页yòu。

相关字词